宗教和平≠宗教融合

10月 05, 2014 0 Comments

「所有一切宗教徒,我們都是一家人。為什麼?各個不同宗教的那個神,創始人,都是真神的化身,一個人的化身。真神千變萬化,適應於各個不同地區,建立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內容都是一致的,就是佛教我們怎樣做人。剛才阿訇講得非常清楚,他講的跟佛經講的沒有兩樣。所以統統許許多多神是一個神的化身,一家人,千萬不要誤會。...(中略)...所以今天我們首先要把事實真相了解清楚,知道所有不同宗教的創始人,像在佛教釋迦牟尼,西方宗教的耶穌、摩西,伊斯蘭的穆罕默德,中國的孔子,都是一個真神的化身,變化在各個不同族群、不同的地區來教化眾生。。...(中略)...所有宗教裡面的神明都是釋迦牟尼的化身,我怎麼可以不拜!釋迦牟尼佛在佛教裡叫釋迦牟尼佛,在基督教叫耶穌,在伊斯蘭教叫穆罕默德,他換了個名字,實際上是一個人。」
節錄自:釋淨空《宗教與生活》 講話於2003.3.1. 巴布亞新幾內亞文殊精舍
佛世尊皆出人間,不在天上成佛也。《增一阿含經》。

佛陀乃是由人道證入「無我」而成就「覺者」(Buddha),並不是神或真神,雖然佛陀並沒有否定天人(神)的存在,但是佛陀並不同意這世界有唯一的、獨創的「真神」,因此與天人之間是不能相提並論、比較誰高誰低的。淨空法師的這篇講話,開宗明義地就說明佛陀與真神無二,違背了佛陀的中心思想:緣起、無我。

或許有人提出經典記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妙法蓮華經》

反問在佛傳故事中佛陀及梵天不是經常化生不同樣的形象來渡化大眾嗎?因此以耶穌身得渡者,即現耶穌身而為說法,淨空法師曾經說過,因為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渡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我們到教堂,可以把耶穌,上帝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即然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那入境隨俗又何嘗不可呢? 更何況宗教融合、大家和平共處不也是功德一件嗎?

首先,「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是要以受教者的同等身分,來教導並引入佛陀的言教,而不是到了耶教新教徒的教堂,拜了耶穌像後,指稱耶穌是佛陀的化身,而不闡述佛教的八正道法以及四聖諦。五教的教主皆為同一體的說法,這是一貫道還是天道的說法.認同五教教主同一體的話,是不是也要認同別教的教義呢?

印度佛教的末期,佛教徒們把三位一體的濕婆(Shiva)、大梵天(Brahma)和毘濕奴(Vishnu),當成佛祖(Primordial Buddha)下凡後的化身,而且在佛教徒的宇宙進化論中,這三位一體的神還佔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印度教徒同樣也把喬達摩佛陀(Gautama Buddha)當作昆濕奴的一個化身,也因此印度佛教走向滅亡的命運。

如果「宗教融合」的定義是:佛教即是基督教即是印度教即是道教即是回教即是一切教,就像大便和味噌,雖然都是黃色的,看起來、摸起來也差不多,不過通通攪和在一起,還是令人難以消受。

佛陀教化善生,也沒有跟著善生一起拜六方,宗教和平相處是有必要之處,大可從相應之處著手;例如滅三毒(貪瞋痴)與耶教的不犯七宗罪(好慾、妒忌、貪婪、驕傲、饕餮、憤怒及怠惰)有點相應,大家何不在此點互相督促精進,讓塵歸塵、土歸土、上帝歸上帝、佛陀歸佛陀、該誰的就歸誰的,大家平平坐,一起吃果果,彼此和平共處。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