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玄對弈
玉雕山子,是中國最為傳統經典的玉雕形式之一。
大多認為起源於明代、盛行於清代。實際上,最早應該出自遼金時代的「春水」與「秋山」演變而來,。「春水」是春天舉行的狩獵活動,通常雕琢「鶻攫天鵝」。鶻又叫「海東青」,又名「雀鷹」,是一種體型雖小,卻十分兇猛的猛禽。「鶻攫天鵝」乃譬喻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建立政權。「秋山」,即為在秋天舉行的圍獵活動。以山石、柞樹、虎或群鹿等題材。
到了明代,演變成為以山水為題材的玉雕風格。小者,典雅靈秀,可以是隨身掛珮,或是書桌案頭上的精巧小品;大者,氣魄宏偉、蔚為壯觀,可作廳堂殿室的陳設,彰顯富貴及昭示主人對藝術的品味。
清代乾隆以降,山子大多採隨形雕作,依著原石天然的形狀及特徵,採用中國山水畫散點構圖的方法,利用圓雕、浮雕、鏤空雕等手法來雕琢立體畫面,將山川美景、樓台高閣縮小在一塊或大或小的玉石上,講究小景大視野,行千里於方寸之間。
這座小山子講的是〈晉書〉中所載,謝安與淝水之戰的故事,是典型的蘇邦山子。蘇邦山子有別於揚州山子,大多精緻小巧、意境清幽,富有文人雅趣。此器選採和闐青白玉,滋潤細膩,無棉、無絮、無髒,無任何裂痕,光滑滋潤,溫潤舒爽,並保留天然料形與皮色,琢治二名高仕對弈於松蔭之下,寓示遭遇人生世事變化,保持處變不驚、瀟灑沉著的氣度。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