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料及阿富汗料

3月 11, 2015 0 Comments


面我們大略了介紹了岫玉及俄羅斯玉之後,接下來我們講最近很熱門的「青海玉」及市場上常見的「阿富汗玉」,在正式介紹青海玉之前,不得不先說一下青海玉榮登奧運獎牌這件事情。

我們都知道北京在取得2008奧運會及殘奧會的主辦之後,為了突破傳統奧運獎牌史上單一金屬材質設計,加入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玉,於是提出了「金鑲玉」的設計概念,同時也創造了奧運歷史上的另一個創舉--

第一次在奧運會獎牌上使用了兩種不同的材質。原本大家都一致的認為有「國石」美名的和闐玉將成為獎牌上的注目的焦點,市場上也推出了許多以北京奧運為名的和闐玉商品。

2008年1月,北京奧會卻跌破大家眼鏡的,宣布全部採用「青海玉」作為奧運獎牌的材質,並且大書特書的讚美青海玉,認為青海玉是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優質美玉。剎那間,青海玉似乎光芒四射,實際上行內的人都知曉,最主要的原因是和闐玉物稀而價高,原料取得不易,同時為了提升青海玉的經濟價值,刺激青海玉的市場,最終逼得北京奧會不得不放棄和闐玉而選擇青海玉。

三、青海玉

特級青海玉經常讓人走眼以為是和闐玉

青海玉又稱作「崑崙玉」,主要產於青海省格爾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線一百餘公里處的高原丘陵地區,主要是開採山礦而來,沒有水料、戈壁料及山流水,是市場上用來仿充和闐玉的主要原料之一。雖然青海玉與和闐玉同屬崑崙山系所產的透閃石系玉石,但由於諸多地質環境因素,使得它與和闐玉存在著一定的差別。

與俄羅斯玉相同,青海玉大約是在90年代初產出,在面對和闐玉過度的開採導致資源枯竭,同樣出自崑崙山脈的青海崑崙玉被當作了和闐玉的替代品,而青海玉的產出量很大,相對價格低廉,對和闐玉市場造成很大的衝擊。然而,青海玉由於產量大、質地鬆散悶暗,無論是從收藏或是佩帶的角度來看,青海玉天生就注定了不會開高走高,大概是和闐玉的1/10不到,天生的價廉卻也滿足了一般人對於藏玉、佩玉的需求--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說,目前市場上被稱作和闐白玉的廉價玉石,有七成以上是青海玉,而另外三成,不是玻璃就是連啥都說不清楚的東西。

青海玉最大的特點就是透,且顔色偏灰暗,打磨出來後的視覺感受是水氣大,而不是油性強,雖然化學成分與和闐玉相近,也與和闐玉比鄰而居,但畢竟缺乏和闐玉獨有溫潤堅密的特性,有一種說不清的青灰之氣,呈現蠟白的視覺感。過去大多認為青海玉質地鬆散,在高拋之下容易崩口,表面呈現如毛玻璃般的橘皮狀,但實際上是為了掩藏青海玉的乾澀,不少青海玉同樣可以拋成玻璃光。

在鑑別上,青海玉硬度約在摩氏硬度5.5~6.0,用小刀即可劃過,最大的特徵是玉質粗澀,性粳,脆性高,透明性強,色彩雖多樣卻單調,質地鬆散而手感輕飄,若經常日曬雨露,則容易起膈、開裂和變色。而大塊的青海玉上,常見呈脈狀、條帶狀的水線、水露紋,或局部透明度不均勻呈團塊狀的玉花。由於青海玉為平行排列的透閃石纖維狀晶體,晶體間隙大,容易藏污納垢,經不起盤玩。

當然,青海玉並非真的一無是處,青海玉中的青玉是可以收藏的,它的透明度和質地優於和闐青玉,水頭足油性好,適宜製作大中型擺件、器皿,雖原本是青中帶灰,但做薄後色調轉陽、莊重典雅、聲韻鏗鏘,為近年來少見的質量上乘的青玉。

青海玉掛件。即使帶著鑑定小卡,也未必真是和闐玉

清海料青玉雕製的爵(酒器)

四、阿富汗玉 

阿富汗玉是一種高白清透的玉石,大多拿來雕刻成中大型的佛像、花瓶、白菜等等,實際上是一種産自阿富汗地區的大理石,又稱作「巴玉」或「阿富汗白玉」。

巴玉的白度細膩度看起來都很好,且敲擊聲音清脆悅耳,與優質的和闐白玉有這麼一丁點相像,一些很大的巴玉藝術品如擺設只值數百元乃至上千元,目前市場價格是每公斤幾十元到二三百元,不少人上當,錯以為撿到了便宜,買了一塊上好的和闐白玉。

巴玉的生長結構爲條狀,玻璃光澤較透明,猛一看也很白很潤,但它們都是晶體排列結構,用放大鏡觀察,有明顯顆粒狀集合體,加之比重小,硬度低。用手掂試,有輕飄的感覺,巴玉的質地很軟、脆弱,易碎,摸上去十分光滑,沒有油潤感,最簡單的鑒別方法就是用小刀刻一下,巴玉的質地軟得過分,一劃即可辨別真假。

阿富汗玉經常被拿來充作和闐羊脂白玉,實際上價格卻是天差地別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