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和闐墨玉
墨玉,是最近十分熱門的和闐玉品種,一般依照玉底可分作「白-青玉底墨玉」及「碧玉底墨玉」等二個不同品種的墨玉。其它崑崙山系所產青海墨玉、俄羅斯墨玉及蛇紋石系墨玉、石英系墨玉則不列作認為是墨玉。
墨玉的成因
墨玉是在玉石生成的時候,夾雜較多的細微石墨鱗片,一般有「全墨」、「聚墨」、「點墨」。古時,根據墨色的表現及程度強弱不同,則有「烏雲片」、「淡墨光」、「金貂鬚」、「美人鬢」等品種。
一般來說,墨色純黑、質地優異的「全墨」產量很少,是收藏上的珍品十分少見;「聚墨」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較聚集,可用作俏色雕刻;而「點墨」則分散成點,宛如繁星點點於空。
大部分的墨玉的顏色深淡分佈不均,多見於與青玉、白玉過渡,呈現灰白色、灰黑色,或稍帶墨青色,呈現點狀、雲霧狀、條帶狀,也就是一般市場上所稱的「青花玉」。由於青花玉的產量大,又因市場上特別推崇白玉的緣故,因此白玉當中如夾或深或淺、濃淡不均的墨色,認為是白玉的瑕疵,因此一般市場售價不高,然而筆者認為賞玉重在於賞脂,而非賞色,「青花玉」大多數十分油潤,手感很好,具備了和闐玉溫潤、細膩、精光內斂的特徵,是十分值得收藏把玩,加上市場價值不高,十分適合作為入門的收藏品種。而對於墨色凝聚一側,黑白分明者,市場上稱作「黑白玉」,可以用來作為俏色巧雕,市場價值很高,十分受到歡迎。
![]() |
青花仔玉玉鐲,玉色淡雅,質地油潤細膩,非常適合做為入門收藏 |
![]() |
一支帶墨的和闐玉鐲,白如宣、黑如墨,恰到好處、身價非凡 |
墨玉的鑑別
玉要透光,否則就是石頭,墨玉的主要顏色來自於石墨,石墨含量過多者密不透光,入刀鬆軟,質地粗糙,即使是真玉亦非良品,因此並非越黑越好,如果黑到密不透光,那也與石頭無異,不要也罷。
- 和闐墨玉:和闐墨玉是石墨成分侵入白玉或青玉所形成,墨色凝聚、或黑白分明者為上品,點墨和散墨次之,墨星分佈均勻質地純淨的點墨和散墨品種又另當別論。和闐墨玉最重要的鑒別特徵是在墨玉質地中一般都可以找到分佈的白玉條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鑑別依據,但也有純黑看不見白玉條帶的情況,非常少見。這時候可以觀察有沒有墨玉的伴生物:一般會有呈白色玉筋狀或玉隔狀的含絮白線。
全墨仔玉產量不高,以開窗可見玉底者上佳,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特殊的黑白仔玉,獨一無二,建議保留自然形狀,雕刻了反而可惜 - 碧墨玉:碧玉質地的墨玉,主要是綠泥石及石墨所致,產量大,這幾年經常在玉市見到。通體來說,其溫潤度及稀有性,大部分都不如和闐墨玉。碧墨玉在一般日光下呈漆黑色,或玉色深淺不一,使用強光在照射邊緣薄處暗透綠光,以墨色凝聚質地純淨為上佳。其中必須特別區分的是蛇紋石系及石英系的礦石,經常用來冒充墨玉,在鑑別上,蛇紋石系所冒充的墨碧玉,透光觀察同樣可透出碧綠光,但其夾雜石墨呈現鱗片狀或塊狀,分布不均,且硬度不高,用小刀一試便知。
碧玉質墨玉仔容易和蛇紋石系黑料混淆,需要小心鑑別
常見的山寨版墨玉
市場上以青海山料墨玉及俄羅斯墨玉為大宗,偶爾也見其他地方玉者。其特徵是玉色灰暗,墨色飄飄,質地凍透。日光下灰頭灰腦,燈光下透紫紅色光者為青海料,因密度不高大多拋作啞光,價值不高,以山料為主,多見於磨光料和雕件。粉紅光者為俄羅斯料,密度高而拋高光,看上去也算十分討喜,一般女孩子不識而喜愛。(待續)
![]() |
青海煙青墨玉,墨色呈現渲染狀,略透出紫紅色調,看起來水水的 |
![]() |
同樣產於玉河中的蛇紋石子料,經常拿來冒充碧墨玉仔,質地較軟,透光呈綠色帶有不規則的黑色斑塊 |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