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髓及石英岩、玻璃料器

3月 15, 2015 0 Comments

幾可亂真的水石充作黃沁仔玉
後,我們來談談二個比較容易識別,卻也容易被忽略的仿和闐玉的原料--玉髓及石英岩、玻璃料器。


雖然說是最後談到,但觀察最近台灣網路拍賣上,卻經常見到這二種原料用來仿造和闐玉出售,大多都是一元起標,而一般的初學者,抱持著撿便宜的心態,見到了大塊便宜的和闐玉一元拍賣,便是前仆後繼地紛紛出價,雖然是賠了小錢,但累積起來,卻也讓無良業家大賺一筆。 難怪有人說:「買真玉難,賣真玉更難!」

隨著產地和闐玉原石的產出量每年近半減產,玉色、玉質上卓越值得收藏的美玉就顯得益發珍貴,販賣真玉的業者成本高,自然無法壓低售價,而高價卻也無法吸引一般剛接觸和闐玉收藏的入門者,因此才有不肖業者,用青海料、蛇紋石乃至石英、玻璃充當和闐玉低價販售,賺取驚人的獲利,可以說是拿石頭換白銀,一本萬利了。

幾可亂真充作玉的水石(石英)

在討論非和闐玉的鑑別的時候,大部分很少討論到玉髓及石英岩,畢竟此二者和和闐玉差異太大,大多一眼即可看出。

然而,筆者會特地拿出來提,純粹市因為台灣的拍賣網路市場,出現了大量以玉髓及石英岩假冒和闐玉的現象,鑒於不少貪小便宜又無玉石嘗試的入門者,繳了太多學費,買了一堆買了不少馬路邊都可以撿到的石英岩,讓無良的賣家大賺一筆,不得不拿出來說說。

拍賣網路上所稱的「和闐玉髓」實際上並非和闐玉,卻故意標上「和闐玉髓」的名稱,而是稍微打磨形狀的石英岩罷了,卻聲稱400公斤的玉料,產出不到3公斤,甚至還出現染成黃色、綠色的品種,故意和「和闐玉」產生混淆,擾亂視聽!

玉髓實際上是石英岩的一種,全世界都有產出,在新疆和闐也產白色玉髓,我們稱之為「水石」,其主要的成分是SiO2(二氧化矽),是屬於隱晶系的礦石,比重約爲2.58~2.64,硬度很高,小刀刻劃不入,經常用來染色作便宜首飾的材料,儘管與水晶、瑪瑙、台灣藍寶等是親戚,但價值卻遠遠不如,更別說與和闐玉相比較了。

染色後的玉髓或石英岩,偶爾會用來假冒帶有皮色的和闐仔料原石,如照片所示,將石英岩稍微打磨形狀之後,透過顏料染得黃黃紅紅的,佯稱是帶黃沁皮的和闐仔玉,一般來說很好辨認。在鑑別上,和闐玉呈現細膩的脂肪光澤,有種欲看不透的感覺,而透明度好的石英及玉髓,則呈現玻璃光澤,看上去生硬乾澀,結構較差的石英岩,以肉眼觀察內部為粒狀結構,儘管硬度可劃玻璃,缺乏玉質那種溫暖細膩的感覺。

你看得出來哪顆是真仔玉、哪顆是水石嗎?

六、玻璃料器

現在市場上常有白色玻璃製成的假玉,一般的辨別方法手感輕飄,且玻璃製品往往內部有氣泡,以及羽毛狀、流水狀的痕跡,只要仔細觀察便不難發現,但也有做得十分精細,看不出氣泡,出奇均勻毫無瑕疵者。和闐玉即便再純淨,其內部還是會有一定的生長機理。

照片所是是筆者曾經走眼的一塊料子,原本被它純淨的玉質,獨特的造型所吸引,注目了許久,某天衝動便在網路上買了回來,當拆開郵件一拿上手的時候,發現輕得離譜,仔細一看原來是塊玻璃,好生後悔。所幸原本的賣家有良,讓筆者給退了回去,不然可就懊悔萬分。

另外,現在市場已出現了用玻璃粉末通過高溫、高壓制出的玉器仿品,而且連和闐玉特有的飯糝也能做出,對於這類仿品,就要硬度、觸覺上去區分了。


精心挑選羊脂白玻璃籽玉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