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 琥珀胸針

5月 14, 2015 0 Comments




洲或中國早期的珠寶首飾當中,人們都喜愛天然琥珀燦亮的光感與溫潤的色澤,是相當受到歡迎的有機寶石。

天然琥珀的硬度很低,打磨或切割都相當容易,但是清透全美的天然琥珀卻不多,因此多半打磨成圓形,只有極少數的琥珀能夠達到全美的珠寶級--內部無明顯雜質、不可爆花、不可有裂紋,透過「鑽切」(diamond cute)來表現隨光影轉變的閃爍色澤。但是

「鑽切」又稱為「德國式切割」,通常為八面或六面體的切割,切割面在光線照射下因不同角度可折射閃爍的光澤,佩戴起来相當漂亮,特别是對光看時,顏色和切面光澤更美。切割面愈多愈精細,自然就越耀眼,但難度也更高。

這類的珠寶級琥珀首飾的內部,往往會出現透光清晰可辨的蛛網狀「風化紋」,這是歷經百年的收藏與配戴的歲月證明,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收藏琥珀,自然要挑選珍貴稀有、價值感高的珠寶級琥珀,但這需要經驗和眼光,。同時,這類的歐洲骨董珠寶琥珀首飾,在市場上並不多見,主要的原因是市場上很難再找到全美的天然琥珀來製作,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價位往往也令人望之卻步。隨便一件的價格,起碼也要台幣萬元起跳,單看收藏的保存程度,透光或不透光,亦或琥珀本身的色澤,因為價格很高,也太珍貴,還容易有魚目混珠的情況產生,一般並不建議初學者任意出手收藏,最好多看、多聽、多問,找有經驗的前輩,以及向信譽良好的商家或藏家購買,才不容易吃虧。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