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和闐仔玉

2月 08, 2015 0 Comments


多愛玉的人對「仔玉」情有獨鍾。


所謂「仔玉」指的是和闐玉中的水料,也就是原生礦剝蝕被沖刷搬運到河流中的玉石,主要產於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流域的河床及兩岸的階地,玉石裸露地表或埋於地下。

每當夏洪暴發,把山上崩塌下來的山料玉塊沖入澎湃的河中,經過河水沖刷、搬運、分選,去其糟粕,最後留下了最精華核心的部分--仔玉。

千百萬億年來,深藏在西域綿山大川的仔玉,多是依靠人工採掘。古人於河中採玉,多在秋天夜晚明月時分,有玉的地方水面月光很亮,這是因為玉石可以反光,沿河邊尋找月光明亮處,多能尋找到珍貴的和闐仔玉。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曾經描繪古人採仔玉的情形:「白玉河流向東南,綠玉河流向西北,...,河水多聚玉,其俗以女人赤身没水而取者,云陰氣相召,則玉留不逝,易於撈取。」這些仔玉飽吸了大地之精華,溫潤無比。而其中通體純淨、堅密溫潤,潔白不帶有任何皮色的,一般稱作「光白仔」, 是仔玉中的頂極品。光白仔的體積塊度通常都很小,適合直接打眼穿孔配戴,大塊度的光白仔是極為少見的。

光白仔是仔玉中的頂級品

和闐玉皮色仔巧雕/郭海軍作品 金錢連連

一般的仔兒玉採自河水中,其中有色彩斑斕者,則採自玉河下游的河床泥土中,乃玉石表皮經年累月,受礦物質侵蝕、氧化而形成的,稱作「皮色仔玉」。依顏色來區分,有:棗皮紅、梨花黃、黢黑皮、秋梨黃、黃蠟皮、虎皮子等,色彩斑斕,彌足珍貴。

許多人喜歡把仔兒玉的皮色,但有時過度追求皮色而矯枉過正,仔兒玉的本質特徵仍然是看漿細密、密度足,皮色只是其外在的特點。因此一塊好的皮色仔玉,仍舊應當是溫潤勻淨,堅韌鏗鏘,曖曖含光。

一般來說,仔玉通常質量較好,價格也相對較高,但不是絕對。仔玉來自於山料滾落河中,經過大自然的千錘百鍊、去蕪存菁而成。好的仔玉,來自好的山料,因此和闐玉中的山料中也不乏上品,儘管沒有經過大自然的千錘百鍊兒,但仍有不少塊頭大、密度足、質地純、漿透溫潤、細膩如脂的山料(如現已銷聲匿跡的95和闐山料),因此不能一昧籠統地說山料不如仔料。

和闐仔玉是珍貴的,好的玉工知玉通玉,惜玉如金,不反複斟酌再三思量決不輕易動手雕琢。人工何堪比天工?所謂「玉為上,工拱之。」一個工藝高超的玉雕師傅,懂得欣賞天然之美,除了剔除瑕疵,否則不輕易去料,乃隨形敷藝,精剔少琢,若把一件天然美玉雕得千窟百洞,支離無形,美其名「巧奪天工」,實際上則為作賤美玉啊!

市場常見的通貨籽玉均為淘汰料,不宜收藏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