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白玉 螭紋玉帶扣
大多為兩件大小相近的牌型玉器,一端為鉤首,另一端則為鉤環,首環扣銜合為一對,故又稱為「扣形鉤」。與帶勾相較,帶扣的數量較少,元、明玉帶除單體外,盛行雙扣玉帶,單者為鈎,雙者為扣。後者通常左鈎右扣,雕有各種動物,其中以螭形或鳥紋為主。
發展到了清代,帶扣從原本實用服飾配件,透過其形制、工藝,漸漸轉化為以示身份、等級、權力的佩戴物。扣身上的紋飾更是變化豐富,花果、動物、人物等皆有,亦多見高浮雕螭紋,有單螭,也有雙螭的。雙螭者,大多於彎鈎處雕一大螭首,左右扣身則雕有頭有尾的行螭,玉質、工藝俱佳者,更是官僚貴族所用的奢華裝飾品,最終演化成懷古賞玩之物。
和闐白玉,玉質細潤,器表有包漿現象。左鈎為公,雕一大螭首為鈎,右扣為母,雕一橢圓形孔為扣,高浮雕S型螭紋,鏤空,筋骨結實,體態健美,口銜如意,形象生動,髮鬚更是一絲不苟,極為精緻。二者背面皆以剔地法各刻一圓形扣,以便縫合於衣帶固定。全器工藝精湛,品相完好,充滿華貴之氣。
0 意見: